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业务工作 > 造血干细胞捐献 > 正文
业务工作
联系我们

随州市红十字会
电 话:0722-3596552
地 址:白云大道15号

造血干细胞捐献

连续两天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,退役军人为生命接力
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 日期:2023/8/11 15:04:34 人气:201

“滴,滴,滴……”5月31日上午9点,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科的采集室内传来血细胞分离机轻微的轰鸣声。来自孝感的退役军人陈建安(化名)正躺在病床上,看着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地汇集到采集袋中,原本紧张激动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了下来,他笑着说,“希望远方的患者能早日康复,重新开启他的幸福人生!”

言传身教,善举承载父爱之光

2023年2月,陈建安得知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后,立即告诉了妻子于思思(化名),想要征求她的意见。于思思是武汉某医院的ICU护士,她深知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患者最后的希望,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丈夫进行捐献。“她不仅十分支持我,还查阅了很多资料,告诉我这个事儿很安全,对捐献者身体没什么影响,我就更放心了。”陈建安说。

5月31日,于思思特意调休一天来医院照顾陈建安,陪他一起完成这次特殊的生命接力。掖一下衣角、喂一口水、揉一下手掌……平时对丈夫很少宣之于口的爱,早已从这些小小的举动中流露出来。她边整理被子边对陈建安说:“你现在是儿子的偶像了,开心吧?”逗得陈建安哈哈大笑。

其实在2018年之前,陈建安一直在海军某作战部队服役,和儿子并不是“很熟”。“有次我回家看儿子,他牵着我的手,指着结婚照上的我说,‘这是我爸爸’,我一下子特别心酸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形,陈建安仍然有些愧疚。

为了陪伴家人,陈建安递交了转业申请,现在是一名公务员。晚上陪儿子做作业、一家人在小区里散散步……这是他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。

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,陈建安夫妇俩并没有瞒着儿子,而是特意让他全程陪同,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。“言传不如身教,我不要求他学习成绩有多好,只希望他将来做一个快乐、善良的人,这样就够了。”陈建安对记者说。

5月31日下午3点,陈建安共采集了30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但由于受捐患者体格比较大,医生决定第二天再次采集,夫妻俩都欣然答应。于思思说,“骨髓库的工作人员提前和我们解释过,所以我们都有心理准备。俗话说救人救到底,只要患者能恢复健康,我们的付出就都值得。”

6月1日上午10点,医生从陈建安体内又采集了108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这些珍贵的“生命种子”将注入患者体内,为这次生命接力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
携手献血、并肩抗疫,诠释别样浪漫

在医院工作多年,于思思知道血库缺血意味着什么——“因为缺血手术就要改期,患者不能尽快得到救治,就多一分风险。”因此,于思思从2018年起开始献血,还动员丈夫和她一起献,目前夫妻俩已经累计献血30余次。

每当收到血库的短信,于思思会特别开心。“对我来说,献血只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,但对患者而言也许就是活下去的希望。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如此被需要,能够帮助到别人特别有意义。”

于思思不仅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去做的。2020年初,新冠疫情爆发,于思思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雷神山医院的救治工作,她说:“我是科室里的‘老人’,应急处理能力比较强,关键时刻当然要带头冲在第一线。我老公也很支持我,让我放心地去,他是我最坚强的后盾。”

在于思思与病毒搏斗时,陈建安也加入了单位的抗疫突击队,负责方舱医院的建设维护工作。那时候夫妻俩都奋战在抗疫前线,视频连线甚至电话联系的次数都屈指可数。“说不担心是假话,但是有些事必须要有人去做。最难熬的时刻已经过去了,现在回过头看,都不是什么事儿。”陈建安说。

从相遇相恋到相知相守,从两人世界到三口之家,陈建安和于思思一直相互扶持,用心经营着这个小家。夫妻俩已经和儿子约定好,在他18岁生日当天带他去献血,这是他们送给儿子的成人礼,也是独属于他们的别样浪漫。

据了解,陈建安是全国第15332例、湖北第5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此次共捐献了408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他表示,希望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破除身边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误解,提高大家的接受度,让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。

来源:长江云新闻



    标签:
   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